首页  机构设置  管理制度  社科项目  社科成果  研究机构  智库建设  社科人才  支部党建 





-- 热点文章--

· 第三届中国道教文学文化学... 07-01
·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研究丛... 06-25
· 潘安练调研中华伦理文明研... 06-05
· 我校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 05-27
· 我校举行人工智能与精准国... 05-23
· 我校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 05-17
· 郑大华教授著《中国近代思... 02-26
·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度... 01-08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郑大华教授承担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获“优秀”等级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3   点击数:



日前,我校郑大华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知识界为中心(1931—1945》通过国内同行专家鉴定,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获优秀等级。该成果为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立项编号08BKS033)的最终成果。

该研究成果共计75万字,着重研究三个问题:第一,民族复兴思潮的演变研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并逐渐高涨的历史过程。厘清民族复兴思潮演变的轨迹并分析其成因,是该研究成果的基础部分。第二,民族复兴思潮的内容研究。民族复兴问题,说到底是如何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成功转型的问题。因此,民族复兴思潮涉及到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九·一八”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界就民主政治与民族复兴、经济发展与民族复兴、学术研究与民族复兴、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等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和激烈争论。认真梳理和分析这些探讨和争论,对民族复兴思潮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是该研究成果的主体部分。第三,民族复兴思潮的影响研究。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和高涨,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当时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共产党以及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三种政治势力,都提出过民族复兴方案和主张,并进行过激烈斗争。除此,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和高涨,还影响到人们对国民性的认识、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分析近代以来尤其是“九·一八”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复兴思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作出恰当评价,获取历史启迪,是该研究成果的重要拓展。

该研究成果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九·一八”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著作,不仅第一次系统考察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从清末的萌发、到五四时期的发展、再到“九·一八”后形成社会思潮、最后到“七·七”后思潮高涨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发展和演变的原因及其表现,还从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学术研究和民族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知识界对于民族复兴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些都是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问题,尤其是厘清了民族复兴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与复古主义的区别,与文化复兴的异同,提出自己对民族复兴之理论的认识,这些都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该研究成果还揭示出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经验:一、民族复兴不是汉族或其他某个少数民族的复兴,而是包括汉族和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二、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中华民族的浴火新生或再生;三、民族复兴是一系统工程,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把民族复兴等同于文化复兴;四、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国的大联合、大团结。


社会科学处

20151223


上一条:湖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暂行办法
下一条:江西省社科规划办来我校调研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 地址:长沙市麓山路36号  | 邮政编码:410081   | 电话:0731-88872261 | 邮箱:653736129@qq.com